环球新动态: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院长昕原:从产品标准化进阶到营养标准化,预制菜才有美好发展未来
(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迎来发展风口 ,作为美食大省的四川如何做好“这盘菜”?面对部分消费者质疑预制菜的好味道全是“科技与狠活”,如何推动预制菜产业朝着营养健康方向发展?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108届全国糖酒会中国预制菜零售高峰论坛上,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院长、食极星美食标准评价体系牵头人昕原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
作为美食大省,四川在发展预制菜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在2022年召开的四川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四川明确表态:到2025年,全省预制菜产业规模要达到1000亿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四川针对预制菜在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上也早已做出相应布局。
今年年初,四川省预制菜产业再次“提速”。四川省经信厅、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印发的《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将围绕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支持产品创新开发、培育企业主体、支持原料基地建设等10方面,支持四川预制菜产业发展。
昕原认为,川菜是预制菜的第一大菜品,口味是其主打,四川想要做好这盘“预制菜”,乘势而上,下一步就应该在食材和菜品上、健康营养性上不断提升。一是要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到四川的美食不是只有麻辣这样的重口味。四川拥有非常丰富的食材以及美食风尚和文化根基,要做好这方面的发掘。二是进一步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朝着“可控、高效、绿色”的现代加工转变。三是要对四川的招牌菜做进一步的开发,推动更多更新的大单品出现,更多具有品牌全链能力的企业出现,让更多的川味预制菜被端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自预制菜被大众所熟知以来,围绕它的争议从未停止。甚至有部分消费者质疑预制菜的好味道全是“科技与狠活”。对于食品生产而言,没有质量安全这个“1”,产业发展水平再高最终都可能会归于“0”。如何改变消费者的认知,推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
昕原表示,预制菜想要拥有真正美好的发展未来,一定要从原来的产品标准化进阶为营养标准化。预制菜如果只是追求方便速食,成为人们吃不上饭才不得以吃的一个品类的话,它本身的品牌空间、溢价空间、增值空间、产业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更不要说肩负我们中国的地方特色美食走向世界餐桌这样一个神圣的使命。
“所以,消费者的一些质疑对我们是一个鞭策,一个导向。消费者其实是期待预制菜能在健康营养上给他们一些明确的表达的,这也是预制菜今后调整和发展的方向。”昕原称,其实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定向人群的营养配餐,一些特色餐厅会要求有油、盐、糖含量的营养标识,从食材侧到加工侧到包装侧,对整个产品的新鲜度、营养度全部都有要求。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浪淘沙,以及品牌链路企业的引领,会不断改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